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12月29日16时,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将7名“乘客”送入太空。其中,受到外界高度关注的鸿雁星座首星“重庆号”成功入轨,标志着该星座建设全面启动。
摄影:周子玺
鸿雁星座由数百颗低轨卫星和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首期投资200亿元,是我国投资规模最大的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项目。该星座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具有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全球实时通信能力。
鸿雁星座
该星的研制采用“方案+正样”的精简模式,从2018年4月份确定技术需求到整星出厂仅用半年时间。除了研制团队深入优化研制技术流程和计划流程,也得益于产品体系的标准化、通用化,实现产品货架化生产与存储,让产品齐套时间大大缩短。
五院西安分院承担了该卫星全部有效载荷系统研制任务。为尽量减轻有效载荷重量,研制团队以多层叠加方式进行高度集成的一体化设计和组装。同时对软件采用通用化和模块化设计,确保后续卫星研制中可以批量化应用。
数据显示,我国网络覆盖率在2015年才首次超过50%,而在世界范围内,直至今天也未能达到这一比例。高山荒漠、深海远洋等区域,仍是网络通信的空白。鸿雁星座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2018年初,航天科技集团提出了该计划,力求从“航天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需求出发,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鸿雁星座建成后,将开展面向全球的智能终端通信、物联网、移动广播、导航增强、航空航海监视、宽带互联网接入等服务,能向地面固定、手持移动、车载、船载、机载等各类终端提供数据接入和传输,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沟通连接万物、全球永不失联”。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提供
编辑:岳靓
审核:管晶晶
去看啥本文地址 » /keji/45858.html